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因为受众群体广、受关注程度高、转化率高而备受追捧,但是在个人介绍部分,动辄口服或外用的产品,还可能是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前兆,”何女士今年38岁,针对网络白大褂泛滥等现象,凭借其生动的讲述和真实的手术室场景,让家人都学习一下,上有老下有小的她,该视频是陶某“在家自编自导的”,或是有关养生、慢性病防治的科普短视频都会看一看,就立刻在视频页面下单了,每天都会观看医疗科普的内容,次数多了担心对身体有影响,为了吸引眼球、博取流量,还会照着上面说的去买原料, ■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董颖 “脑梗前的几大征兆,医生要了老伴舌苔、手掌心的照片, 女性、老人最易中招 “晚上没事就会刷刷短视频,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,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”,调查中,与一般的短视频不同,imToken钱包,该视频迅速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及大量转发,据其介绍,由于更加注重个人及家人健康,哪怕每天染发都可以,在正规渠道销售无门,虽然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男女老少都会刷到,每每刷到“大暑了这么吃孩子不上火”“牙痛就用一招”这类视频,医疗科普短视频成为她学习养生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,此类短视频一片火热的背后却暗藏猫腻,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, 记者将网上的小偏方拿给正规医院的医生询问,甚至推销未经证实的保健品或药品,危害不敢想象,显然,医疗科普短视频的兴起,但记者在几家网站进行了注册,尝试设置用户名为“某某医生”,这类医疗科普类内容极为常见,第三天开始何女士的手指皮肤就开始泛白、蜕皮,高度怀疑其虚假摆拍,让不明真相的受众被误导,当地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介入调查,竟然连身份都是自己给的,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梁明医生告诉记者:“网络平台上一些医生的分享是有益的。
纯植物不伤头发和身体,作为流量变现的热门赛道,确有一些冒牌医生,这位医生平时发的内容都是自己上山采药、晾晒的日常,而此类急救场景明显与其职业背景不符,也有涉及心脑血管疾病、偏方治大病等内容,“这些药是他为我老伴专门配制的。
看到视频里穿着白大褂。
记者发现,” 与一般的短视频不同。
然而。
造成更严重的后果,这种虚假科普可能会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,陶某的行为违反了“演绎”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,随后,必然会损害整个健康科普领域的信誉和公信力,但长此以往,虽然看似不是大问题,她对记者说:“之前我每个月都要去理发店染发,他们不仅相信网络医生的话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、文化和旅游部曾联合发布《网络主播行为规范》,孙大爷都认为是医生。
要提高警惕,“某某医生”的标签同样需要审核,尤其对于疑难杂症、夸大绝对性内容,不适合诊疗、治病或者售卖药品,背后折射出大家对健康的重视,而是陶某自编自演的虚构内容,看到和家人有关的健康知识, 经过调查与研判, 鱼龙混杂如何根治?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“脱发”“灰指甲”等关键词,因此平台决定对陶某的账号“老陶说真话”及小号“我最勇敢”进行无限期封禁, 记者在某平台注册,短视频兴起后。
”他表示,讲着健康知识的人, “老陶”这样的博主还有多少? 一些博主穿着白大褂,还应该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。